
为落实教育部、省教育厅《关于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醒函》的文件精神,深入开展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,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引导学生以健康、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,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,促进辅导员职业化、专业化发展,5月18日下午,人文教育学院在行政楼3楼会议室召开了以“心理健康月”为主题的辅导员工作交流论坛会议。
本次工作交流论坛采用主题演讲的形式进行,具体交流内容如下:
高勤悦以“如何让实习的学生感受到关怀”为主题做分享:为增强学生实习期间安全和防骗意识,了解学生需求以及行业动态,找出学校与企业培养人才上的差异,让后续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,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对实习生的关怀,从而促进学生更平稳就业。
杨巧云以“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“领路人””为主题分享:一是辅导员不仅仅教会学生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育人;二是用心用情,高质量有温度陪伴学生成长;三是加强学生的住宿管理,对晚归、不归违纪学生的处理坚持“教育为主,批评从严,处理及时”的原则;四是伴有“温度”做好学生工作,上传下达一致性。
唐诗语以“如何让内向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”为主题分享:“内向”的学生可能由个人、家庭、社会等原因造成,为了让这类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,辅导员应鼓励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我、班级全体给予温馨照拂、学校给予帮助支持。
汪碧玉珠在交流会上做“学生干部锻炼法则”的主题分享:辅导员的“辅”是辅导学生干部学会闭环管理,要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;辅导员的“导”是加强对学生的政治领导、思想引导、情感疏导、学习辅导、行为教导、就业指导;辅导员的“员”是做好自身知识的积累、技能的提升。
卢海燕在交流会上做“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引导方面的冷处理与热处理”主题分享:一是遇到突发事件要“冷”;二是遇到敏感问题要“冷”;三是遇到特殊学生要“冷”,我们在工作中要用温度体贴学生,做到心暖、话暖、事暖。
段孟杰在交流会上做“论高校辅导员的五力工作方法”主题分享:一是遇见最真实的学生——脚力;二是细查学生各种“微动态”——眼力;三是紧跟时代不掉队——脑力;四是厚积而薄发——笔力;五是心中有爱,胸有情怀——心力。
郝洋洋在交流会上做“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”主题分享:一是关于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汇报的基本流程以及报告程序;二是关于处理突发疾病、打架两类突发事件的要求;三是关于突发事件预防处理的方法和技巧。
徐鑫在交流会上做“学生宿舍(环境卫生)管理的技巧与策略”主题分享:一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;二是多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,营造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;三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突出寝室长队伍的主导作用;四是制定严格且具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。五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;六是注重团队凝聚力的打造。
主题演讲后,与会人员就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了专题研讨。
人文教育学院院长谢振安出席会议并进行了总结讲话,他首先对八位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分享进行了点评指导,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的成果进行了肯定,对学院各位辅导员的辛勤工作与付出表示支持与感谢。其次,希望学院的辅导员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,胜任辅导员的工作。辅导员不仅要承担好一位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责、专职的学生管理和服务人员职责,而且要承担好作为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。同时,就新时期辅导员应该如何加强理论学习、掌握工作方法、提高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。
人文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周晓艳主持了交流论坛,学院全体专、兼职辅导员参加了会议。
撰稿:杨巧云
核稿:吴楠楠
审稿:周晓艳